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沉默13天後 李在明選擇拒絕中國 理由8個字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韓國總統李在明,又一次站在了外交的“十字路口”,一邊是中國誠意滿滿的閱兵邀請,一邊是美日同盟的“死亡凝視”。


糾結13天後,韓國總統府傳出了消息:“李在明很難出席中國9月3日的抗戰勝利閱兵”,給出的理由很簡單,8個字“行程沖突、對等外交”,還搬出文在寅沒被回訪的老黃歷,翻譯過來就是:“中國領導人不先來韓國,我們也不去。”

聽著挺有理,但實際呢?外交對等從來不是“機械式對賬”,2017年至今國際局勢風雲變幻,中韓關系因薩德危機、前政府親美政策早已降溫。真要對等,韓國應先解決薩德部署、對華經貿限制等核心矛盾,而非揪著舊賬不放。




現在拿這當借口,說白了,美國大哥特朗普(专题)那張“帥臉”,比9.3閱兵的邀請函更重要。有人會問了,李在明上台後,天天喊“要改善中韓關系”,為什麼中韓關系越走越遠呢?

其一,口號容易落地難。修復關系需要實打實的政策,比如放寬對華出口、解決貿易爭端、調整薩德部署。結果韓國政府到現在啥都沒幹,反而在對華入境政策、經濟合作上設障礙。

其二,歷史傷疤沒好利索。薩德事件、前政府“反華”言論留下的信任裂痕,可不是靠喊兩句“友好”就能抹平的。韓國真想修復關系,得拿出誠意,比如推動高層互訪、重啟經濟談判、敏感問題上靈活處理。


其三,國內壓力與外部鉗制。韓國保守派勢力根深蒂固,親美聲音強大,任何對華友好政策都可能被攻擊為“賣國”;美國那邊更是像“監控攝像頭”一樣盯著,大事必須美國點頭。

說到底,韓國這波操作啊,還是“看美國臉色吃飯”的典型。那麼問題又來了,美國究竟是拿什麼在“遙控”李在明的外交?真相有二點,句句扎心。

一是從朝鮮(专题)戰爭開始,韓國就被美國綁上了戰車。美軍駐軍、戰時指揮權還在美國人手裡,這就像脖子上套了根繩,美國一拉,韓國就得縮脖。李在明敢忤逆美國?那等於把國家安全“抵押”出去。


二是技術命脈被美國鎖死。盡管韓國在存儲芯片、顯示面板等領域具備競爭力,但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仍薄弱。例如,韓國半導體設備進口中,美國占比超30%,光刻機、EDA軟件等核心技術產品依賴美國。主戰坦克、戰斗機、導彈系統等核心裝備的核心部件,也均來自美國

安全和經濟雙殺,韓國根本扛不住。李在明現在就像“三明治裡的那片肉”,上面是美國爸爸的威壓,下面是中國的經濟誘惑,中間還有日韓同盟的黏合劑,他的選擇空間很小。

拒邀中國閱兵邀請,也就再次暴露了韓國外交的“軟骨病”。但隊長要說,中國不是非韓國不可,韓國缺席閱兵,對中國而言不過是“少了張椅子”,無關痛癢。

韓國真離不開中國,未來的中韓關系,關鍵看韓國能否真正“務實”,而非繼續當“聽話的傀儡”。務必記住,外交如職場,太聽話的舔狗,往往最先被拋棄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共有 4 人參與評論    (其它新聞評論)
    評論2 游客 [麥.甲.農.止] 2025-07-16 10:46
    薩德現在是韓國的負資產!
    評論1 游客 [五.教.子.不] 2025-07-16 08:04
    邀請金三胖更符合政治正確
    上一頁1下一頁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.0031 秒